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内容

薪火相传,共续发展:赣剧名家陈俐收徒记

时间:2020/10/17 11:58:51 点击:

  核心提示: ——写在陈俐开山收徒之际 (作者|姜强):“初心”是一种情怀,“坚守”是一种美德、“传承”是一种担当,“发展”是一种追求。 10月15日,“初心、坚守、传承与发展——著名赣剧表演艺术家陈俐收徒仪式在...

——写在陈俐开山收徒之际

(作者|姜强):“初心”是一种情怀,“坚守”是一种美德、“传承”是一种担当,“发展”是一种追求。

10月15日,“初心、坚守、传承与发展——著名赣剧表演艺术家陈俐收徒仪式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音乐厅隆重举行。

陈俐首开山门收徒,既是江西文艺界的一件盛事,亦是全国戏曲界的一件喜事。为此,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黎隆武,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晓平,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耀彬,江西省文联主席叶青,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江西“名嘴”、著名评论家汪玉奇等不辞辛劳、亲赴现场,参加本次收徒仪式,特地表示祝贺,有的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老艺术家:郑苏岚、钟汉秋、邓学东、陈梅凤、龚国光、杨春熙、王寿石、胡若飞、陈光合、谢福崇、袁宗保、程烈青、洪琳、黎明良、熊华、吴伟萍、廖诚、杲振邦、徐胜祥、童侠、张燕青、周红英等,共同见证了这一庄重而难忘的时刻。

出席仪式的,除了省文化旅游厅、南昌大学、江西歌舞剧院、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等相关单位、相关处室的负责人外,还有来自福建省浦城县赣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乐平市赣剧文化研究保护中心、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鄱阳县赣剧饶河戏传承保护中心、南昌市采茶剧院有限公司、弋阳县庆丰赣剧团、上饶信河赣剧演艺公司等单位负责人或代表。

宁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中国戏剧“二度梅”获得者柳萍;中国文联办公厅副主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汪泽;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大奖”获得者冯玉萍;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广州红豆粤剧团团长、中国戏剧“二度梅”获得者欧凯明;江苏常州锡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孙薇;重庆市京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周莉;山西省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素琴;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秘书长,中国戏曲学会顾问、戏剧评论家王蕴明;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中国戏曲学会顾问、戏剧评论家周育德;著名评论家、第一至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班主任张关正;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名誉会长谭志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会长、苏州昆剧团名誉院长王芳;天津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黄齐峰;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青年粤剧表演艺术家吴非凡等专家、名流等,因为远在外地不能抽身参加而纷纷传来视频表示诚挚祝福。

收徒仪式上,陈晓平致辞表示,我省著名赣剧表演艺术家陈俐举行收徒仪式,这既是陈俐本人的一件大事,也是我省赣剧事业的一件喜事,作为我省赣剧事业的领军人物之一,陈俐教授在推动实施文化强省的战略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文化引领作用,她始终不忘初心,时刻牢记使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在长期的赣剧表演艺术生涯中,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舞台形象,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为江西文化事业的兴起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陈俐能够入选我国文化旅游部“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此乃实至名归。现在,她又站在薪火相传的高度,不断自我加压,主动挑起一次收徒12名的重担,实属高风亮节、难能可贵,可喜可贺、可尊可敬。

发言中,刘耀彬表示,今天这种仪式,既是一种收徒传艺的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与教育之间的互动,南昌大学赣剧文化艺术中心自成立以来,在陈俐老师的带领下,屡创佳绩,连夺殊荣,这在全国高校并不多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希望陈俐老师站在以德育人、为国育人的高度,传好戏、育好人,为弘扬我省赣剧文化事业、助推文化强省战略再接再厉、再建新功。

黎继德发言时认为,赣剧是一个古老的剧种,赣剧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如果从弋阳腔算起,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赣剧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声腔的剧种,其艺术遗产极为丰富,具有特点鲜明、价值巨大、名家辈出、影响深远等特点,它在中国戏曲348个剧种中,独具魅力和地位。在当代赣剧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陈俐当之无愧是文旅部“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的合适人选,她是江西赣剧届代表性和标志性人物,可以说,陈俐遇上赣剧是幸运的,赣剧遇到陈俐也是幸运的。陈俐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初心不改、锲而不舍、拼搏进取、上下求索的精神,值得我们赣剧人去思考,去总结,同时,我更希望陈俐的学生们能够学习老师的那种“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风貌,领悟老师的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艺术境界。

众所周知,赣剧是江西本土剧种,是戏曲艺术的一朵瑰丽仙葩,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赣剧的发展更是如枯木逢春,先后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员,如江铃静、严有源、潘凤霞、祝月仙、宗彩琴、卓福生、童庆初、陈犹红、肖桂香、陈桂英、胡瑞华等,经过改革的弋阳腔,更是获得了“美秀娇甜”的最高奖誉。

时代变迁,赣剧这种传统戏曲,在经过文革时的受禁、改革之后的外来文化冲击,曾经有过一段时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导致赣剧的传承相继出现过一定问题:老演员相继离去,新演员青黄不接。

面对赣剧表演事业后继乏人、发展乏力的尴尬局面,培养赣剧传承人的呼声已迫在眉睫!

“赣剧是赣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流,如果没有赣剧,赣文化就会有欠缺、不完善”。有一种力量一直在为赣剧“呐喊”:赣剧需要传承,赣剧需要发扬。

早在2011年,作为江西省地方传统戏剧剧种,赣剧就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毫无疑问,这需要更多的人去关心赣剧、支持赣剧,同时,赣剧急需要注入更多的新生力量。

赣剧如何有效保护?靠谁来接力传承?陈俐此次自觉举起传承大旗,主动接起接力大棒,这对于我国赣剧界来说,无疑便是一场再好不过的“及时雨”。

陈俐何许人?她有何特殊能耐能够担此大任?如果你对江西赣剧有所了解,你应不难发现,陈俐在我国赣剧界早就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她是国家一级演员,江西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九届全国青联委员,第三届中国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南昌大学教授、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赣剧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同时,她还是把赣剧带入欧洲艺术殿堂的第一人,也是将赣剧带入欧洲艺术殿堂的第一人,是全国唯一一个在22岁时就成为中国戏剧节“梅花奖”的获得者。她是江西赣剧大师、前辈们一致看好的优秀人选。

难怪乎赣剧大师宗彩琴在生命弥留之际,连子女都已辨识不清,但看到陈俐去探望时,竟用尽了力气向陈俐挑起了大拇指。

赣剧大师潘凤霞生前对陈俐更是钟爱有加,时常牵挂着赣剧、想念着陈俐,潘大师曾不止一次说过,赣剧的希望在陈俐。

在此次收徒仪式的现场,赣剧大师潘凤霞、童庆礽的子女:上海越剧院国家一级导演童薇薇、赣剧小生名家童侠、世界体操冠军童非,代表已故的父母,还特地向陈俐赠送了由童非亲笔书写、由姐弟三人共同署名的墨宝“守艺人”。

如何传授赣剧“衣钵”?当务之急,最关键的是需要培养更多的赣剧人才,为此,陈俐开始想到了收徒。

“赣剧是我艺术的根,赣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让我一辈子难割难舍。”

对于自己为什么要收徒?陈俐是这样认为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赣剧人才,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从长计议,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的付出,我从不收挂名弟子,光靠渡金是没有用的,要收徒就要对学徒负责,这需要手把手的传、帮、带。学生们在学习时,会有模仿的阶段,往往这个阶段,缺点最容易学会,一定要花心思、花精力,去示范、去指正,目前,我正处在艺术创作的旺盛期,我的嗓音、体力都保持的不错,能为学生们做最佳状态的教学示范,同时在创排新戏的时候,又能把她们带在身边,所以才决定收徒,努力为赣剧事业培养一批有实力的新秀。”

陈俐深情表白:“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的,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师长的培养和同仁的关心。现在进行收徒,既是为感恩政府,也是为回报社会,收徒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责任和使命,为此,我愿把前辈们无私传承给我的赣剧艺术,会同我这30余年来的摸索成果,毫无保留的传承给我的学生、传承给祖国的下一代。我愿甘为人梯,成人之美,做一名无私的赣剧传承者,让赣剧这张江西地方文化名片叫得更响、走得更远。”

对于自己收徒的标准,陈俐用了“爱、敬、耐、守”这四个字来高度概括,她说:“只有真正爱好赣剧、敬畏赣剧,能吃苦耐劳,不甘寂寞愿为赣剧坚守的学生,我才真情实意地愿意收他们为徒。”

据悉,陈俐这次所收的12名徒弟,有跟在她身边多年的南昌大学赣剧文化艺术中心的表演工作者,有来自乐平、鄱阳、弋阳等地剧团的年轻演员,这些年轻人,有的已经暂露头角,有的已经是所在剧团的主要演员,有的还取得过一些不小的荣誉。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家来自江西鄱阳的学徒孔丽琴说,“十几年来,我一直跟在老师的身边,从省赣剧院再到南昌大学,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耳濡目染,更让我受益匪浅,老师的教导很严格,不同的演出,要求我们要从唱腔、声段上下功夫,要从人物、角色去分析,一招一式,毫不马虎,跟在老师的身边,我得到了太多的成长和进步,感谢老师对我的悉心栽培”。

学徒吴瑜反映:“我来自乐平赣剧团,说起我与陈俐老师的缘分,还真的有一点小意外,老师收徒的标准既高又严,有人找关系学徒她也不一定会答应,但是,如果你是赣剧这方面的一块料,即使你没有半点人脉背景,老师也会收你。说真的,我能被老师收为徒弟,真的是太幸运了,简直比做梦更甜。”

“陈俐老师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和崇拜的好老师。在她的关爱之下,我们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的真挚之情,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助之谊。我们就象生活在一个团结的大家庭一样,很温馨,很幸福,我们每天都在收获成长,正如陈俐老师所要求的那样:每天进步一点点。”来自南昌大学的一位大三的学生如是说。

“老师常要求我们,多听、多看、多感受,要认足角色,琢磨人物,下足功夫,演出特色”,学徒们纷纷抢着话题说,“中国赣剧博大精深,是一代一代的戏曲前辈不断钻研、不断开垦的成果,它是历史文化瑰宝,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财富,我们年轻人有责任、有义务去将它发扬光大,让一辈又一辈的人来保护好、继承好,使赣剧这门大众艺术不断唱响江西、走向全国、造福人类。”

作者:姜强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今日江西网(www.jrjx-people.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jrjxw8863@163.com 赣ICP备11001524号-1
  • Powered by laoy! V4.0.6